漫話香港的粵劇、話劇、音樂劇觀眾 ── 淺談欣賞藝術的教育

在五六十年代,粵劇是大眾的主要娛樂,利舞臺、高陞、普慶、太平、中央戲院、新光戲院都是大戲班的演出場所。名伶輩出 ── 薛覺先、馬師曾、白駒榮、半日安、靚次伯、任劍輝、白雪仙、紅綫女、新馬仔等等,販夫走卒到紳商名流,都會哼上一兩句。「胡不歸」、「帝女花」、「碧海狂僧」、「鳳閣恩仇未了情」、「萬惡淫為首」的主題曲,風靡一時,觀眾群可說由六歲到九十歲。而電台、報紙都廣泛報導粵劇的演出,名伶動態,甚至現場轉播。更有評論,解構劇本和刊載歌詞,讓「看」戲和「聽」戲的了解和欣賞!可說廣泛的教育了大批觀眾!

七十年代免費電視興起,港產電影發展蓬勃,歌星、名星取代了名伶,粵劇逐漸流失了大量觀眾。經濟騰飛引致生活步伐的急速化,粵劇演出要近四個小時,吸引不到年青的一代坐下來欣賞。加上演出粵劇的場地 ── 太平、高陞、普慶、利舞臺等戲院先後拆卸,戲班演出機會減少,名伶老去凋零,入行者少,傳承青黃不接!記得二零一二年二月十九日前三天,到演出粵劇最後的「大」舞台 ── 新光戲院憑弔的人群,絡繹不斷,尤以年青人拍照留念的最多,但入場觀看「肇慶粵劇團」演出的,幾乎全是銀髮一族,坐輪椅、支拐杖的佔了一半,似乎粵劇吸引不到年青觀眾!新光戲院最後是延續租約繼續演大戲!

無疑,二零零九年聯合國宣佈粵劇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,令粵劇出現「中興」現象 ── 政府撥款,八和會館提供培訓課程;中小學邀請老倌、劇團到學校演出,吸引學生欣賞。二零一二年的農曆新年,更創立了「西九大戲棚」,將神功戲的棚戲和廟會結合,吸引了新舊觀眾入場 ── 懷舊的老人,貪新鮮、趁熱鬧的青年,都來竹棚觀劇,二零一三年的入場人數達十萬。但新鮮感過後,今年的西九大戲棚為期一個月,但觀眾只得六萬人;而粵劇觀眾仍是老年人天下!觀眾老化,欣賞粵劇的推廣問題,和胡國賢校長──退休後醉心編撰粵曲及粵劇(新創作劇:「孔子之周遊列國」。)談論、探討。他認為「演藝學院」、「八和會館」和中、小學讓老倌到校演出,在培養演員方面,推廣認識粵劇上,有一定成績;至於改革劇本、編撰新劇,都有不少有心人努力。但培養青少年欣賞粵劇,觀眾的傳承方面,效果不彰!

從欣賞藝術的角度出發,香港話劇的發展,似乎不愁演員、導演、編劇,也不用擔心觀眾。由一九六七年反天星加價事件而引致暴動,當年政府為了安撫市民,特別是青年,除了主辦香港節,更推廣文娛康體活動,讓青年人的精力可以有地方「宣洩」!辦暑期活動、青年舞會;針對大專學生和高中生(中六、中七學生),撥款創立話劇團,並津貼話劇觀眾和學生,門票只要兩塊錢,一九七七年「香港話劇團」成立,香港大專院校、著名的中學(男、女拔萃、港九華仁、皇仁書院等)紛紛成立校內話劇團。政府希望藉著「搬演古今中外的戲劇精品,以培養觀眾的文化素質,減除香港當時大量粗劣電視、電影的不良影響;並以低廉票價,吸引青年、學生觀眾」資助「香港話劇團」成立,定位為「高雅文化」,負有提高觀眾欣賞戲劇鑑賞力,豐富市民文化生活的目的。一時劇團成立,如雨後春筍 ── 「致群」、「彩虹」、「力行」、「海豹」等劇團相繼出現、「市政局」以主辦或合辦的方式資助演出,話劇的發展可說相當平穩。而「演藝學院」的成立,在前後台的人才培訓上,有一定的貢獻和保證,由八十年代到今天,傳承問題不大。倒是觀眾方面,未能做到雅俗共賞的普及化,觀眾群是一撮小團體。從事劇運五十多年的麥秋,一直堅持獨立製作的信念。他同意香港話劇的使命感強,對藝術的追求也很執著!無疑問的說,由兒童、青少年到成人的戲劇課程;邀請學生觀賞的學生專場,學校巡迴演出,都培育了一些新觀眾,比較粵劇觀眾的老化,話劇觀眾只是步入成長而已!還有一大段路可走!

據「維基百科」編輯,香港最早的原創音樂劇是七十年代初潘迪華主演的「白孃孃」。而比較最受歡迎,觀眾最多的是一九九七年三月公演的「雪狼湖」。這音樂劇掀起粵語音樂劇的熱潮,在紅磡體育館連演四十二場,場場爆滿,觀眾超過三十萬人次。男女主角是歌星張學友、林憶蓮,故事是鍾偉民原著。不過大部份觀眾,是以看歌星演唱會的心態去追捧、聽歌為主。隨後「雪狼湖」在星加坡、大馬、台灣和大陸,都引起轟動,大受「歌迷」歡迎。而音樂劇被視為流行歌手走向結合歌劇形式的藝術表演,可惜張學友之後,後無來者。再沒有出現另一齣吸引觀眾的音樂劇!也許正如鍾偉民說的──「雪狼湖」小說,有一個好的結構,故事章章相連,情節緊湊,令觀眾看得投入、動容!而現實是這十多年來,再沒有吸引觀眾的音樂劇出現過。是好劇本難求?抑或是如張學友般明星、歌星沒落了!結果是音樂劇的觀眾都跑走了!

觀眾的興趣是要長期培養的,而欣賞藝術的教育是要從小開始養成,才可以歷久常新,維持不墮。可惜香港沒有長遠的文化、藝術政策。無疑「民政事務局」轄下的「康樂文化事務署」和「教育局」的藝術教育都有列出:培養學子對藝術的終身興趣!但這只是條文,實際做的並不多,學校的音樂美勞科,只佔10 – 15%(中、小學每週的節數)。他們鮮有機會觀賞展覽、聽音樂或看戲劇!名伶、明星(舞台劇、歌劇)到校講解藝術內容,讓學生了解,發問或嘗試,更是厥如!學生、青少年追星一族,在香港數量不少,這份熱情往往會隨「明星」的一齣電視劇或幾首歌後冷卻,這不算是藝術欣賞吧!而政府派票給學生,讓他們欣賞歌劇,音樂會,芭蕾舞,只是門面功夫,學生大多不知內容,送票而不教,興趣何來?這樣斬件式的培養認識藝術方法,只是敷衍而已!只要看看最近幾屆的「藝術節」的大師表演後,主辦的講座、答問會,參加者只得小貓三四隻,甚至出現冷場,可見一斑!

最近聽香港電台第一台的「大城小事」,關愚謙先生介紹德國漢堡的藝術欣賞教育,很值得借鏡。他們從五、六歲開始,讓兒童去青少年劇院,觀看歌劇,話劇,而劇本是改編的濃縮版──如「魔笛」改為一小時的「小魔笛」;更有小學生專場,由編劇、導演,駐場講解內容,答問藝術。政府資助劇團演出費用等方式。看來這樣才可以真正的訓練、培養兒童、青少年終身喜好藝術,成為一個觀眾!

/upload/article/166720060654010.jpg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