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無所求,方得自在

早飯後,天朗氣清。
禪師對小沙彌說:「我們去散散步吧。」
師徒倆走出山門,漫步在山邊小路上。
小路不寬,今天卻有不少行人,有挑擔子的、有趕馬牛的、也有拖兒帶女的,時不時都要互相閃讓,好不熱鬧。
小沙彌不高興了,說:「本來想好好散個步,誰知一路有這麼多人,把氣氛都破壞了。」
禪師說:「我們為散步而出來,現在不是好好的在散步嗎,幹麼生氣?」
小沙彌細思,想通了。
倆人開心繼續前行。
禪師說:「心無所求,方得自在。」

人生在世,總有追求。
有人追求財富,有人追逐名利,有人追尋愛情⋯⋯
但是,真正的幸福,不在於是否擁有,而在怎樣安頓自己的心。
心無所求,不是不求,而是不作過份的追求。
無為而為,不是不為,而是只做該做的事,不為得失所擾。
在繁雜的社會中保持清醒,在追逐中不失本心,便能體會最純粹的快樂。

心無所求,保持內心的清靜和安定。
無求並不意味著放棄努力,並非消極避世,而是讓我們以更加平和的心態去面對每一個挑戰。學會放下,學會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。當我們不再過分苛求,不為得失所困,我們的心靈便能得到釋放,感受前所未有的輕鬆與自在。

陶淵明採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。
如此的閒適,正是心無所求的寫照。
幸福不在於擁有多少,而在於放下多少。
心無所求,方得自在。
珍惜眼前,感恩生活中的點點滴滴。
不為外物所累,內心自得平靜。

《白雲深處》洞簫-譚寶碩
選自Ken Art Production Ltd. 《空山》專輯

#禪師 #小沙彌 #心靈 #心無所求 #珍惜眼前 #感恩 #白雲深處 #洞簫 #譚寶碩 #空山 #紙情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