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用之用,是為大用

村口有一棵老榕樹。
榕樹木質鬆軟,不可成材。
它結滿樹果子,卻不能吃,連鳥兒都不願來啄食,掉在地上成為垃圾。
在講求實用的人眼裡,榕樹可真是一無是處。
村民卻愛在它的樹蔭下閒坐。
夏日午後,陽光毒辣,它的樹影下卻一片清涼。榕蔭清風把人們心裡的焦躁,一點一點的滌蕩去。
入夜之後,榕樹成為村民的聚腳點,大人小孩在樹下聊天玩耍,直至夜深仍有人在樹下閒談。
這讓我想起莊子的話來:「人皆知有用之用,而莫知無用之用也。」
這棵榕樹,它的有用,恰恰在於它的無用。
正因為它不成材,沒有人砍伐,才長成這般的自在。
它不求人利用,只是默默地存在。
不覺之中卻為村民,也為昆蟲、小鳥提供了一片蔭庇。

世人爭先恐後,要去做棟梁之材,計較實實在在的用處。
這世間,若只斤斤計較「有用」之物,該是何等膚淺枯燥?
可知道,世界是一個繽紛多彩的綜合體。
天生我材必有用,存在即是意義所在。
存在本身,就是一種智慧。
天下沒有無用之物,不要忽略身邊的所有事物。
我們需要房屋棲身,也需要窗前一抹綠葉,來安放枯燥的目光。
我們需要食物,也需要天邊一抹晚霞,來慰藉疲累的身心。
這些填不飽肚子、換不來功名的東西,在不知不覺間,拓寬了我們生命,滋養了我們乾涸的精神世界

木心說:「人生在世,需要一點高於柴米油鹽的品相。」
有些事物是用來消閑的,有些事物是用來成長的。
有些事物是用來憶唸的,有些事物是用來忘卻的。
事無大小,那些發呆的片刻,無目的的漫步,與友人天南地北的閒談,乃至聽一首樂曲,讀一本閒書等等,人生許多看似虛度的光陰,或許正是培養未來種子的土壤。
以平常心去面對,從眼前柴米油鹽的糾結裡走出來。
有物可珍惜,有情可思念,能照亮生活之路。
心寬了,眼界才闊。
心包容了,人生才豐盛。
與萬事言和,與萬物相安。
無用之用,是為大用。

《鄉心》洞簫-譚寶碩 / 古箏-徐美婷
選自New Century Workshop《天地和合》專輯

#榕樹 #莊子 #有用 #無用 #木心 #柴米油鹽 #平常心 #譚寶碩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