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帕斯大草原的十月,正是南半球的春季,這片跨越阿根廷和烏拉圭的廣袤草原,黑色肥沃的土地上,農民正忙著播種大豆;萬里之外,地處北半球的台灣卻是豐收氣爽的秋季,人們正準備歡慶雙十節;晝夜更替,雲捲雲舒,時間來到隔年三月,台灣迎來春暖花開,萬物甦醒的春耕時節;在遙遠的潘帕斯草原上,經過六個月的茁壯和溫和氣候的滋養,去年種下的大豆飽滿豐盈,每年這時候的大豐收,使這片草原上的大豆產量一直穩居世界前列,斐名遠揚。
將採收的大豆清洗去殼,壓榨提取出大豆油,然後再通過氫化處理,使大豆油從液體變成固體,從而變成大豆蠟,再飄洋過海出口到世界各地,雨露均沾,這些白色柔軟ㄧ捏即碎的白色薄片也不例外的來到了台灣商家的貨架上,它可用來製作精油蠟燭、蠟筆等。
傳統蠟燭的製作原料大多來自石蠟,它是石油提煉過程的衍生物,燃燒時易產生黑煙和嗆人氣味,含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,長期接觸會帶來潛在危險,其中的成分之一多環芳香烴更被認為是致癌物;而用大豆蠟做成的蠟燭,因其燃點低,燃燒時無煙,蠟液用手觸摸也不會燙手,若加入植物油一起製作,燃燒後的蠟液還可直接塗抹於皮膚上,可當保濕乳液使用,讓人驚艷稱奇,這就是天然原料的神奇之處,大豆蠟也因此被更多人選擇用來製作蠟燭,再加入精油,就是療癒熏香的香氛蠟燭,溫暖心情,療癒人心。
美麗之物總是姍姍來遲,在一陣有條不紊的加熱操作後,我在蠟液中加入椰子油,它能讓蠟液的質地更柔軟,接著是精油,我選擇加入薰衣草、天竺葵這兩支精油,以增加香氣及對皮膚保濕效果加乘,待攪拌均勻後倒入蠟燭杯中,靜待其凝固即可完成。
薰衣草屬於唇形科,種類有三十多種之多,而種植在海拔1,500米以上的高地薰衣草才叫真正薰衣草(Lavandula),其化學成分沉香醇和乙酸沉香酯,能安撫焦慮與壓力,因此有「精油之母」的稱號,它散發著柔和而溫潤的能量,能緩解心靈上的緊張和焦慮,安撫過度活躍的思緒,使人恢復內在的寧靜,具有「陰陽調和」的特性,能夠協同情緒的過度亢奮或抑鬱;薰衣草也被視為心靈的療癒之光,能喚醒個體內在的自我療癒,幫助釋放過去的創傷內在的負面情緒,恢復心理的自由與清明;當人們在冥想、瑜伽練習或靈性探索時,薰衣草更有助於提升內在的直覺和靈感。
天竺葵屬於牻牛兒科,富含香茅醇等多種醇類及檸檬烯,被稱為「天然的情緒平衡劑」,具有調節神經系統的能力,能平衡情緒波動,特別適合因壓力、焦慮或情緒失衡引起的憂鬱或過度興奮,具有「陰陽平衡」的特性,能協助調和個體內在的陽剛與陰柔能量,使人達到心理上的和諧與平衡;其植物能量有助於清除心靈中的負面能量和情緒毒素,恢復心理上的清明與純淨。

自製芳療產品
細膩光澤的小鐵罐,波希米亞花朵形狀的格紋,略帶神秘的美感,把大豆蠟襯托得越發柔和,綿密而雪白。在寧靜的夜晚,點上一捧屬於自己的燭光,滿室馨香,用手沾些許蠟液,直接塗抹於皮膚上,溫熱滋潤,這就是芳療世界獨有的靜心療癒。
此時,潘帕斯草原上正吹拂著二月的風,一望無際待收成的大豆搖曳生姿,大自然的孕育滋養,生命生生不息,穿過高原平川,越過洋流大海,吹進千家萬盞燈火,撫慰無數人的夜晚,靜心如水,芳香伴行,治癒孤單的靈魂。
韋維,筆名 : 夜未央、韓維。現居臺北,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碩士在讀,英國IFPA 國際芳療師聯盟專業芳療師認證,美國NAHA國家整體芳療協會高階芳療師認證,中華自然養生協會理事,臺灣芳療協會講師,臺灣美容教育機構講師,臺灣華文作家協會會員。發表過詩詞、散文200餘首 (篇),散見各文學平台,作詞的原創歌曲十餘首,在酷狗、網易、QQ音樂網等平台可搜尋。個人網頁:https://bit.ly/3Um6aN7。
圖片由韓維提供